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日前,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红山文化研究会多位成员,莅临贵州李兴发酒业参观指导,众人亲身品鉴后给予九暹幽雅酱香高度评价并现场封坛。
(左起:祝威先生,毕名文先生,崔彦先生,石锁贵先生,张惠琪先生,王大力先生,毕名武先生)
文化先导·以酒为媒
早在去年7月,由红山文化研究会发起、赤峰市巴林右旗共青团委员会大力支持、九暹酒冠名的公益传统文化考察活动“九暹杯·寻访先民足迹、传承文化精髓——红山文化之旅”隆重举行,在“首届中国民间红山文化传承奖颁奖仪式”上,与会成员便对九暹酒的高品质留下深刻印象,对九暹酒致力推广的中华传统封坛酒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时隔一年,红山文化研究会多位成员莅临贵州李兴发酒业品酒封坛。文化的传承在于交流,“红山文化”与“封坛酒文化”竟能如此“水乳交融”,让人倍感欣喜。
李明英女士带领众人参观生产车间
古法酱艺·匠心佳作
生产车间里特殊的红缨子高粱的发酵香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在李兴发酒业勾调总工程师李明英女士的带领下,众人参观了李兴发酒业的“九暹·名人珍藏坛装酒”酒库、九暹酒庄、大型生产车间、灌装车间、包装车间、大型罐群储存区、办公楼等重要设施。正宗的茅台镇酱香酒遵循“一二九八七”酿造工艺: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端午制曲,重阳下沙。适逢端午时节,众人更是有幸观摩茅台镇独有的“端午制曲”工艺。
红山文化研究会成员于李兴发酒业生产车间合影留念
传承智慧·端午踩曲
端午踩曲,就是每年端午时节开始制作酒曲,是茅台镇正宗酱香型白酒一个生产周期的开始。端午逢仲夏,麦子收,黍稷种。曲为酒之骨,酒曲是粮食发酵成酒醅的必备原料。茅台镇传统酿造工艺“端午制曲”,曲药以小麦为原料,采成熟小麦为原料并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搅拌,工人站在盒子里用脚不停踩曲,直至酒曲踩好。茅台镇酱香型白酒都是采用当地优质的冬小麦制曲,在高温(一般40摄氏度以上)下制曲。“端午制曲”已延续600多年,讲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红山文化研究会成员于李兴发酒业大型罐群储存区合影留念
生而不凡·九暹封坛
正如每一件历史文物都着是前人的心血结晶一样,每一坛“九暹·名人珍藏坛装酒”都凝结了无数智慧与文化。当众人了解并亲自品鉴九暹历时多年倾情打造的集艺术品、收藏品、礼品于一身的“九暹·名人珍藏封坛酒”时,“观、闻、品”间齿颊留香,随即引发大家深刻的共鸣与惊叹。
红山文化研究会成员品鉴九暹酒
九暹一向对产品有着极致的追求,“九暹·名人珍藏封坛酒”甄选造型简练而曲线柔和的陶制酒坛,古朴大方,端庄稳重,格调高雅,精湛的传统工艺特点与实用功能并重,配以极其稀缺的老酒,彰显其极高的文化价值、升值潜能,方才成就这一让人惊艳的琼浆艺术——“九暹·名人珍藏坛装酒”。
张惠琪先生与其专属“九暹·名人珍藏坛装酒”合影留念
祝威先生与其专属“九暹·名人珍藏坛装酒”合影留念
珍藏岁月·感动未来
纵观中华酒史,封坛酒是最为难能可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真正的可触摸的历史、可品尝的韵律。但是,这款艺术品又必须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创新创造,必须在差异化中体验更符合时代特征的价值与品质。于是,独具“幽雅酱香”、酝酿多年的 “九暹·名人珍藏坛装酒”得以诞生。
毕名文先生与其专属“九暹·名人珍藏坛装酒”合影留念
毕名武先生与其专属“九暹·名人珍藏坛装酒”合影留念
联合经营、珍藏拍卖、产品回购、全程公证、重金投保等增值服务,使封坛者真切感受到九暹•名人珍藏坛装的贴心、安心、放心。九暹致力于打造现代健康白酒,创新现代饮酒文化,并逐步建立以九暹酒庄、九暹名人珍藏酒博物馆、九暹名人酒窖为平台的资源型营销服务体系。“九暹·名人珍藏坛装酒”,不仅是我国白酒历史文化的剪影,也是民族精神的瑰宝,让人了解得越多,就越是被前人的智慧所深深折服。
王大力先生现场签字封坛
王大力先生(左)与石锁贵先生(右)合影留念
李明英女士(左)与崔彦先生(右)合影留念
从去年5月初,由国家一级演员王奎荣、中国女篮名宿宋晓波、著名体育评论员孙正平、北京电视台著名导演李长平、中国摄影师协会著名摄影师吾群等各界名流组成的——“北京明星高尔夫团”“领衔”的九暹名人封坛之旅,到在兰州、银川分别举行的“九暹•名人珍藏坛装酒”推广会,到在呼和浩特举办的“九暹幽雅酱香VIP品鉴暨草原封坛启动仪式”,到9月9日在茅台镇举办的“九暹名人封坛盛典”;再到今年昆明的“九暹酒封坛大典暨九暹酒庄开业揭牌仪式”的举行,始终坚持高品质的“九暹•名人珍藏坛装酒”,越来越受到广大酒友的认可与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九暹•名人珍藏坛装酒”将掀起一股炽热的幽雅酱香风潮。即将在今年9月隆重举行的九暹封坛大典,更是让人翘首以盼。
红山文化研究会成员与“酱香之父李兴发”雕像合影留念
(注:红山文化研究会,隶属于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是国家民政部备案登记的社团组织。研究会自成立以来秉持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红山文明的精神,积极开展红山文化的宣传、红山文物的探寻,与红山文化研究的专家、红山文物的藏家以及国内外众多红山文化的爱好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