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I.品鉴
酒文化之所以能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周而复始的传承,除了口舌之欲,更多的是在品酒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不同文化。饮酒的乐趣向来是在仔细品味以及对酒的痴迷与热爱中搜寻的,而不是醉酒之中。
威士忌有威士忌的喝法,红酒有红酒的方式,在媒体的因势利导下,各种繁文缛节纷至沓来,有观色的、有品香的,似乎洋酒们天生就带着贵族范,以礼节与喝法的繁多从而备受推崇。至于白酒,无外乎三两好友闲聚桌边,冒冒然一饮而尽,或是客户长辈,推杯换盏不胜酒力,除了糙汉们之间的猜拳划令,感情深一口闷外,没有文化、没有规矩,只需斟酒、饮酒,喝到吐即可。
然而自古中国以礼兴邦,周有周礼,汉有汉礼,以风雅标榜的文人士子,自然不会少了饮酒的规矩。在《笑傲江湖》中就曾有这样一段经典的描述:
“ 祖千秋对令狐冲道:“你对酒具如此马虎,于饮酒之道,显是未明其中三味。饮酒须得讲究酒具,喝甚么酒,便用甚么酒杯。……喝汾酒当用玉杯,唐人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玉碗玉杯,能增酒色。……关外白酒,酒味是极好的,只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气,最好是用犀角杯盛之而饮,那就醇美无比,须知玉杯增酒之色,犀角杯增酒之香,古人诚不我欺。……这高粱美酒,乃是最古之酒。饮这高粱酒,须用青铜酒爵,始有古意。……至于那米酒呢,上佳米酒,其味虽美,失之于甘,略稍淡薄,当用大斗饮之,方显气概。……饮这绍兴状元红须用古瓷杯,最好是北宋瓷杯,南宋瓷杯勉强可用,但已有衰败气象,至于元瓷,则不免粗俗了。……饮这梨花酒,那该当用翡翠杯。白乐天杭州春望诗云:‘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杭州酒家卖这梨花酒,挂的是滴翠也似的青旗,映得那梨花酒分外精神,饮这梨花酒,自然也当是翡翠杯了。……
在喝法上,白酒也有着自己的讲究,闻香、挂杯之类的自不必谈,仅仅是许多长辈面对美酒,一饮而尽后的一声叹气,也大有文章:不是因为烈酒辛辣刺喉,而是为了将酒中的香气吐出来。
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中国白酒的文化,慢慢地被各类应酬和电影弄得走了样,少了品酒的心,却只重饮酒的名。带着功利的心态去饮酒,本就失了饮酒的真谛,此时的酒,无非只是工具罢了。
▼
III.情怀
这里写情怀并不是一个褒义的词,现在饮酒就是过多的追求了别人送给我们的情怀。
媒体总是牵强的为我们创造,不断的为我们灌输各种知识,譬如红酒的口感会因为葡萄藤的年龄,酒庄的地理位置而深受影响,这些东西我们总能道出一二,导致现在人们喝一杯红酒,既专注手势,又牵挂杯子,轻轻一啄,让红酒从舌尖涌向舌根,就好似品出了二战的历史感一样,一边品味,一边还能教育身边的人一些现学现卖的皮毛知识。
难道白酒就缺少这样沉甸甸的情怀吗?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女儿生下的第一声啼哭,将门前三亩糯谷酿成美酒,仔细封装藏于院后桂花树下,待到女儿出嫁,小心取出交予她,一碗敬于公公,二碗敬于父亲,三碗敬于夫君,旨在人寿安康,家运永昌。这便是始于晋代的——“绍兴女儿红”
中华民族自古饮酒讲究豪气,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洒脱,是“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别离,不知今宵酒醒何处,但求且逢且莫推辞饮。如同洋酒,葡萄酒在西方平民也有豪饮,可我们只记得拼酒量,却渐渐丢失了背后熠熠生辉的文化。
其实几千年的历史足够我们去仔细述说了,我们缺少的不是文化的沉淀,就连别人倒酒,你手点桌三下的背后也是乾隆西巡,所以我们缺的是恰如其分的传播。不再因为媒体错误的呈现,致使人们认为中国的历史就是老头,外国的历史才是时尚。很多时候我们不懂,不是众人的错,而是媒体与酒厂本身的不重视。
维物君随意在网上搜罗一下洋酒同白酒的图片与包装,之间惨不忍睹的视觉差距,各位自己感受一二吧:
我们总是跋山涉水、历经艰辛的去寻找匠人匠心,却对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太过追求所谓的鬼斧神工,却往往忽视了真正的巧夺天工。我们总觉得白酒老气横秋,普普通通,却从未思考过这背后每一道工序,每一项技艺,都凝结了无数酿酒大师的毕生心血。原料、温度、地理、配比等等,稍微一个微小的改动,也许就是天差地别。就如同整个汉字文化的演变史,也许呈现在你面前的只是寥寥数笔,但为此它走过了漫长的千年。
所以,我们专注生活的关键点在于:专注器物本身,挖掘它的价值,而不是被媒体或者任何人所宣传的牵着走。享受生活,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它就像陈寅恪说的,需要你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中国的酒文化还需要我们慢慢地去扭正,潜移默化地去唤醒,学会刨除杂念,自己仔细地去审视。同时,这离不开酒企端正自己的态度,去净化这已略显混乱的市场;也离不开媒体端正自己的态度,去重新扭转古典白酒的糟糕形象;更离不开我们本身的态度,去找回对于自己文化的信心。
当你试着用一颗品茶的心,煮茶的艺去体味一杯白酒时,你也能感受到那唇齿留香的余韵与快慰。
▼
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
诸君,饮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