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酱酒,无论如何也绕不开李兴发大师。这位被称为中国“酱香之父”、“勾兑大王”、“酒痴”的酱酒大师,一生富有传奇色彩极具个性魅力。
1930年,李兴发生于仁怀县三百梯,原姓令狐。这里与黔北大多数村镇一样,“七山八梁一条沟,上十下十山里头”。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平静而朴实。童年的李兴发也和山里其他娃娃一样成了一个放牛娃。
所有的伟大都孕育在平凡里。就在这平实的日子里,李兴发十岁那年,一件在他生命的里程中至关重要的事情发生了。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三官庙王泽生的长工从茅台街上背酒回家,在三百梯垭口歇气找凉水喝。母亲把送二三里外挑回来的水让这位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长工喝个痛快。长工之恩图报,拉开堵酒用的猪尿包酒桶塞子,舀出半瓢酒劝母亲品尝。山里人尤其是山里的女人,对酒是陌生的。母亲摇摇头,一个劲地道谢,但不愿喝。
父亲和哥哥都不在家,十岁的李兴发勇敢地搓了搓沾满泥土的小手,走上前接过了酒。将酒放在嘴边,呷了一口,咂咂嘴唇,还没品出这酒的味道,又呷了一口,这酒往鼻孔一冲,又辣乎乎往喉咙里直窜。肚子里顿时也有一股火辣辣的气息往上冲,是甜、是辣,是酸,是苦一是难以分辨。李兴发涨红着小脸,听长工说道,“这是王掌柜、王老板家煮的茅酒,贵着呐,谁也不能轻易尝到的啊。”李兴发望着长工消失在山梁那边,而他被这茅酒引发的热气仍未消散。这是他生命中第一次接触到酒,第一次听到茅酒这名字。
战火纷飞的年代,平凡百姓的命运如风中纸屑。为避开政府“三丁抽两,两丁抽一”的征兵令,父亲只能留下哥哥和姐姐,把最小的李兴发过继给茅台镇上的姨夫家。李兴发也从此改为李姓取名兴发。
这是1940年,也正是茅台镇成义烧坊、荣和烧坊兴盛发达的时期。此时的茅台镇是贵州四大口岸之一,是川盐、滇铜、黔铅进出贵州的必经之地。道光二十年,仁怀直隶同知陈熙晋诗云“家惟储酒卖,船只载盐多”可见一斑。河运的兴起带动了茅台镇酒业的兴旺发展。据资料记载,1944年成义烧坊遭遇火灾前有窖坑18个,年产21000公斤的酒;1947年时恒兴烧坊年产酒量达32500公斤左右。茅台镇上一条由三合土夹杂石子的七八尺宽小街,沿着赤水河自东向西。右边依山而建的瓦房、茅草房错落有致,左边旁水而依的小码头、客栈杂在期间。整个茅台镇都听的见着船工拉纤的号子声,和炊烟一起飘荡在空气中的还有浓浓的酒香。
李兴发的姨夫在茅台镇经营着小客栈,而客栈旁边恰就有一间酒坊。少年李兴发在这酒香浓郁的街巷中来回穿梭。每每看到镇上的背夫们从这里背起酒,或沿山路而去或到码头乘船而去,他总会想起当年在三百梯遇见的背酒长工,还有那一口初尝的茅酒。1944年,茅台镇成义烧坊起了一场令人生畏的火灾。酒房垮塌了,盛酒的坛子烧了,酒气、水气混在一起弥漫了整个茅台镇。少年李兴发和一些伙伴在废墟中蹒跚,踢开碎瓦片见到盛在坛子里的一星半点酒。他细心的捧起来,先伸出舌头舔舔,又用鼻尖嗅嗅,慢慢喝下一小口,在嘴里咂一咂……其实在解放前,李兴发还目睹了茅台镇发生的两次大火灾。烟消火灭之后,李兴发仍旧去翻瓦片,找到坛底剩的酒来品尝。12岁起,李兴发就进了“华家、王家、赖家”三家私人酿酒作坊做工。他曾对人说,三家酒坊的酒都尝过,风味各不同。
在李兴发后来的回忆中谈到,三百梯第一次尝的酒属轮子酒刚烤出来,发热、燥辣、烧喉咙、余香不足,属一般酒。而印象最深的要数成义或荣和出的“开庚酒”。这是一种人逢喜事,求生庚八字时送礼的酒,是上乘好酒。可即便是开庚酒,品质也很不稳定。一家与一家,一时与一时,一坛与一坛不尽相同。毕竟那时的茅台酱酒全凭酒师们的味感和经验,并无统一标准。而这一亘古未解的难题,恰恰为李兴发大师所解,成就了他的大师传奇。
世易时移,1952年22 岁的李兴发进入茅台酒厂,在出酒班当学徒,拜的师傅就是茅台镇大名鼎鼎的郑义兴酒师。在成义、荣和、恒兴都做过酒师的郑义兴发现李兴发的悟性极高且勤恳谦逊,于是更加悉心传授。这时的李兴发就像一只蜜蜂找到了一片向往已久的花海。他将年少时对神秘茅酒的渴求,毫无保留地迸发出来。李兴发终日沉醉其间,以超乎常人的速度学会了一道道复杂的酿酒工艺。三年后,他就成为国营茅台酒厂的副厂长。
酱酒酿制的传统工艺,除了常说的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三高三长、七八九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勾调环节。众所周知,酱酒特有的开瓶香和奥妙风味,是勾调出来的。当新酿酒分轮次入库贮存三年,而后用大酒坛里的酒勾兑小酒坛的酒,酒龄长的勾酒龄短的。这就是千百年来,一代一代酒师们传下来的方法,也是茅台酒工艺独特的精华所在。但这一决定成品酒最终口感和品质的关键环节,一直没有统一的勾调标准,全靠酒师们的直觉、经验或灵感。
1958年,中央召开成都会议时毛主席提出了“茅台酒产量突破1万吨”的希望。1963年,周总理则提出“要改进酒质不均”的要求和期待。然而作为技术厂长的李兴发深知,要保证酱酒的品质,决不能盲目增加参差不齐的原料,决不能减少传统工艺流程,决不能缩短必要的酿造和贮存时间。他凭着酒师的敏锐和匠人之专注、恭谦,集中精力需求酱酒勾调技艺的突破。
李兴发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采集了200 多个酒样,足迹遍及茅台镇的每个角落,亲口品尝了4500 多个不断盘勾出的酒样。他尝尽了无数的酒味,分析了近万个数据。据《茅台酒厂志》记载,最多的一天,李兴发尝取了800 多坛酒,眼睛熬红了,茶饭不思,舌头除了对酒的味觉,其他感觉都没有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65 年年底,四川泸州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名酒技术协作会上,李兴发的学生季克良宣读了李兴发的科研成果《我们是如何勾酒的》论文,引起了大会的强烈反响和各厂家代表的关注。李兴发创造性地归纳和总结了茅台酒的典型体,即如今已为人所知并津津乐道的酱香体、窖底体、醇甜体,奠定了科学勾兑的基石,成为酱酒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这一白酒历史上里程碑式的突破,被称为“酿造史上破天荒的创举”,“在白酒史上开辟了新的领域”,使茅台酒有了勾兑标准和质量保证。此后,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风格独特,酒质完善的茅台酒被李兴发命名为酱香型酒。从那以后,全国掀起了“勾兑”的热潮,各个名白酒厂根据各自产品的香味、特点,运用李兴发的新技术,明确地分出了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兼香五大香型,推动了当代酒类生产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也正是因为这一发现,让李兴发成为继郑义兴之后,茅台酒历史上的又一位宗师。
这位从“三百梯”开启酒中岁月的少年,对酱酒一生挚爱。他淡泊名利,专注而恭谦地投身在酒中世界。他在继承酱酒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提出一个又一个创造性的建议,为酱酒之升华写下永不磨灭的传奇。